新冠肺炎疫情的散点多发给会展行业带来持续性的冲击。自3月以来,疫情令会展行业再次陷入长时间的“停摆”。基于当下疫情防控及各会展活动主办主体发布延期举办的信息显示,6月前难以恢复线下会展活动。相比于2020年初的“停摆”,这次的“停摆”令会展行业更加焦虑:在疫情防控新常态初期“随时准备中止、延期”基础上,又加上了一条:“不知何时,能在何地举办”。
这显然是令会展活动主办主体头痛的难题。在有明确的举办时间时,组织者通过已有的经验,根据项目进度,知道何时进行电话、短信、邮件营销,何时开始搜索引擎营销(SEM),何时投放信息流广告,何时开始观众组织推进。然而,在时间不确定的情况下,组织者无法按照项目推进流程且保质保量地开展这些“费钱”的营销,担心若再因疫情防控需要不得不改期的话,前期营销的费用多半会打水漂。但到了真正确定举办时间时,留给项目市场部的时间却又不多了,即使加班、加点,营销效果也会打折扣。因此,需要一个更加有效的替代解决方案。
那会是举办线上展吗?笔者认为,当线下举办会展活动受阻后,改为线上举办会展活动成了不得不选的选项。会展活动主办主体如此,展商们面对无法按期执行的营销活动,也会迅速调整营销策略,或者参加线上展,或者自己搞直播。需要指出的是,疫情并不必然导致所有的营销活动必须转至线上,组织者应当思考线上营销是否值得投入、应该如何投入。
笔者认为,应当提高快速营销响应能力。疫情防控新常态下,营销窗口期缩短,市场人必须有能力制定和执行高弹性、高适应性的营销策略。
第一,夯实数字化基建。公众号、官网、小程序......都属于数字化基建,在会展项目面临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这些事物可以帮助项目以低成本维持业务发展,给观众、展商传递更好的业务体验。
第二,整理数据库。在更短的时间内进行营销,需要更为精准的数据来支撑。很多大展面对几十万量级的数据库,平时没时间清理,现在正是整理的好时候。应该结合展会的地点、行业的变化,把观众信息好好分析及清理一下。把高质量的数据提取出来,作为营销的重点。
第三,增加内容营销。无论是文字内容还是视频内容,都需要再下点功夫精雕细琢。优秀的内容将增加与展商、观众更多的触点,能够有效保持与他们的交互,牢固客户关系。
第四,私域运营。社群运营是目前最有效、时效性较强、成本较低的营销方式,能够低成本、快速、全面地将展会信息传达到目标人群,并能产生互动。
第五,行业洞察。洞察是市场部门核心工作之一,疫情冲击下,所在的行业有什么新的变化、有没有新的业态产生、原先设定的论坛议题是不是已经过时,行业的供需能力是不是降低等,这些都需要市场部门多方洞察并向项目组反馈,以便对展会及时做出调整。
(“文章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报立场。本栏目署名文章涉及版权,转载请开通白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