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在讲,户外广告没效果,地铁广告效果不好?可您真知道地铁广告究竟该怎么玩吗?全球华人总裁卓越行销力导师暨中国广告传媒培训第一人,品牌竞合力暨切割领导力艺术创始人兼总教练,打造中国实战狼性广告销冠特种兵总教练,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广告协会特聘广告营销实战导师,CCTV品牌顾问彭小东导师彭小东导师早就跟大家分享过:户外广告效果的3大必杀技:创意(灵魂)+地段(流量)+预算(坚持);首先创意就很重要,正如美剧《广告狂人》中的那句话说的:“广告最终仍要诠释人们所渴求的幸福感。”
广告就如同一个放大器,连接着品牌和消费者。它放大的正是从物质到精神的升华。当品牌开始售卖理念、故事、生活方式;当产品被赋予超过其本身更丰满的内涵,当它提醒着观众某些渴望又易被忽视的细腻需求;当广告展示出物质背后的精神价值...... 消费者才能真正被影响。如果把这种对于消费者的影响力进行定义的话,可以是:幸福感。
所以彭小东导师的观点是我们的户外广告要思考的是如何给我们的媒体介质加持和赋能,媒体=渠道,内容=传播; 让它在不经意间传递给地铁乘客那种“幸福感”。让广告看起来不像是广告,而是一场表演、一份体验、一场艺术展......
地铁作为市民出行的大场景,每一个细分场景都有机会承载这个功能,从而满足广告客户和地铁乘客的双向需求。就是要做场景化营销的尝试。主要是指两个方面,第一是从视觉化场景向体验化场景转型,在人群中形成传播的效果很好;第二是更适合地铁族群特征的场景化营销,比如身份认同感,和与实际需求紧密相关的场景展现。
地铁族是标签很明显的一群人。乘坐地铁通勤上班的地铁族们有着很多相同的感受:机器人一样呆在通勤的车上,早晚高峰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平淡、疲惫、黯然。需要的是猎奇、动力、新鲜感、认同感。
如果一个场景,可以让所有地铁族产生共鸣,或者用同理心把他们联结在一起,这个场景就发展出了区别与传统广告的新价值。分享一个,社畜看了极其容易应激的日本地铁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