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界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日赚千元 延年益寿:网课陷阱盯上银发网民

   2024-12-31 130
导读

在互联网世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自诩社会经验丰富,但总是对陌生网友盲目信任;他们虽然接触网络较晚,但总是相信自己会成为下一个超级网红。这些人,就是传说中的“银发网民”。而他们的出现,也让那些藏在暗处里

在互联网世界,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自诩社会经验丰富,但总是对陌生网友盲目信任;他们虽然接触网络较晚,但总是相信自己会成为下一个超级网红。


这些人,就是传说中的“银发网民”。


而他们的出现,也让那些藏在暗处里的身影蠢蠢欲动。争相推出了“无门槛剪辑课”“老年网红培训班”“直播养生局”等赛博陷阱。

2网课陷阱盯上银发网民.jpg

赛博陷阱盯上银发网民

据新华网报道,近期有记者发现,市面上部分主播看准了老人想发挥余热、继续赚钱的心理,为他们量身定制了全新的赛博陷阱。

3网课陷阱盯上银发网民.png

这些人会先在社媒上发布“做直播在几个月内还清8.5万元欠款”“通过打字一上午收入506元”“做互联网口播一天赚3000”等消息,吸引银发网民的注意力。


然后想办法规避平台检测机制,引导这些“年老心不老”的人加入私域群。


只要双方的联系路径被打通,他们就会铺设、推送其他老人的“成功案例”。用“580买课的老学员,扣字就赚了240”“超50岁的老人,一个月收入超过30万”等话术给群成员洗脑,进而煽动他们购买相应的直播赚钱教程。


由于群运营事先分享了各种收益截图和成功故事,所以他们很快就能获得银发网民的信任,在家坐等他们把钱双手奉上。


举个例子。


来自山东的老雷(60岁),就因为被一则号称“只要5980,带你玩转海外电商。不懂外语没关系,低龄老人可做,轻松月入过万”的内容诱惑,添加了机构导师。事后又在对方“每月保底3000元收益,每月带货收益几万到几十万不等”的话术诱惑下,乖乖交了近6000元的学费。


和大家想的一样。


老雷想要机构承诺的收益,而机构则想要老雷的本金。


“我按照他们的要求操作了一年多,到现在一分钱收益都没有。想要联系人退款,却怎么也联系不上,接近6000元就这样打了水漂。”在文章中,老雷懊悔地说道。


除此以外,还有不少人见到了银发网民那颗想成为网红的心。然后打着无门槛剪辑课、包粉丝数、月入过万等幌子,推出了所谓的“自媒体速成班”。


殊不知他们嘴里的专家课,不过是这些人在网上东拼西凑抄得内容后的劣质录播,包涨粉也不过是授课方偷偷刷来的“僵尸粉”。

一旦有老人误以为自己获得了流量的青睐,兴奋地把第二期课程的学费打给对方后,授课团伙就会撤销一切资源扶持,转头去攻略下一个受害者。

4网课陷阱盯上银发网民.jpg

银发网民迷上养生局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不法分子围剿银发网民的方式,除了有用流量、互联网概念虚构未来的“画饼法”外,还有用红包返利为诱饵的“钓鱼法”。

5网课陷阱盯上银发网民.png

像是来自湖南的老任(72岁),她此前上网冲浪的时候偶然刷到了一篇养生贴,因为觉得对方文笔还算不错,所以没多想就点击了关注。


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小动作,让她成为了别人眼里的肥肉。


很快,就有人以“养生助理”的名义联系老任,并邀请她每天来上课打卡。期间老任只要能正确回答问题,就能获得0.3元的返现奖励。


这时候,家人们看着每天捧着小本本上课老人还没有多大反应,权当是老人找到了新爱好。但没过多久,长期认真上课的老任就被对方洗脑成功,下单购买了售价2000元的“熊胆粉”。


看着价格高昂,但包装简陋且缺乏配料、功效等信息的包裹,家人们瞬间就识破了熊胆粉三无产品的真身。只可惜此时无论如何劝阻老任,她每天仍会准时收看直播,并对“老师”推荐、售卖的养生产品展现出极高的购买欲。


法治日报的记者发现,老任的故事并非个例。


有不少老人都相信“现在买养生课的钱,要远比以后去医院看病更便宜”这一观点,进而沉迷于网络养生局,把个人精力、财力都放在记笔记、买课、买产品的身上。


当“追捧养生概念”和“对互联网内容盲目信任”这两项弱点合二为一的时候,那些藏在暗处的身影,便纷纷动起了恶念。


比如只有初中文化的犯罪分子程某曾注册传媒公司,并通过捏造头衔等方式将只有高中文化的迟某包装成了知名养生专家。然后在短视频平台、直播APP以科普养生知识的名义去兜售保健品。


在他们的操作下,一款出厂价约18元/盒的保健品被以6盒/499元的价格售出6万余套,销售金额高达3000余万元。

6网课陷阱盯上银发网民.jpg

银发网民人均老顽童


《2024银发人群洞察报告》指出,截止到2024年9月,银发人群(50岁以上人群)的月活跃用户为3.29亿,月人均使用时长达129个小时。

7网课陷阱盯上银发网民.png

作为互联网世界的“后来者”,老人们往往会在接触网络后对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拿娱乐场景下的“短剧”跟“游戏”举个例子。


相关数据指出,有54.05%的受访老人会每天收看1-2个小时的短剧;15.86%的受访老人会每天收看2个小时以上的短剧;3.24%的老人会每天收看4个小时以上的短剧。


另在游戏世界里,有超70%的老人会通过网络游戏来消遣时间;62.16%的受访老人会参与网络游戏里的社交活动;77.03%的受访老人会向亲朋好友推荐自己喜欢的网络游戏,甚至还有超60%的受访老人有过充值行为。


好奇是人之常情,老人们不仅渴望学习新事物、渴望满足自己的求知欲;还乐于借助互联网去获得情绪价值、抚平自己的孤独感。

但面对日益复杂的网络生态,老人们所持有的社交经验却大多开始变得无效。他们不仅分辨信息真伪度的能力较弱,还总是会盲目信任网友。


这些特征,也恰恰成为了不法分子围剿他们的利刃。


身为子女,面对上述情况我们确实应该反思,应该去追问自己有没有忽略对老人的陪伴,或是有没有让那些真正有用的知识去填补老人的精神空白。


身为平台,上述情况的出现同样为他们敲响了警钟。若想在产品竞争中拥有忠实的银发用户群体,如何为其提供优质的内容、构建可靠的信息过滤机制,就成了时下破局的关键。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guanggaoj.com/news/show-418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737800832@qq.com。
 

重庆新长图广告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渝ICP备19008989号-3公网安备渝公网安备50010502504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