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界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观察 | 盘点“三孩政策”出台的背景和底层逻辑

   2021-10-18 1020
导读

1宏观数据/政策盘点-共2617字-人口数量堪忧,适龄人群的生育意愿低,人口负增长的拐点或提前出现尽管总人口有小幅增长,但适龄人群的生育意愿低至历史最低点,结合历史和国际经验来看,中国甚至可能跌入“低生育率陷

图片
1
宏观数据/政策盘点


-共2617字-

微信截图_20211014140318.png

人口数量堪忧,适龄人群的生育意愿低,人口负增长的拐点或提前出现

  • 尽管总人口有小幅增长,但适龄人群的生育意愿低至历史最低点,结合历史和国际经验来看,中国甚至可能跌入“低生育率陷阱”;

  • 仅仅放开三孩,不足以提高生育意愿,适龄人群生育的阻碍已不再是“被计划”,而是住房、教育和医疗等日益提高品质的民生诉求难以被满足;

  • 为抵抗新冠病毒,全民积极接种疫苗,而疫苗对备孕/怀孕有至少过半年的时间限制。在此大背景下,2021年的新生儿数量也不容乐观,中国人口或将提前步入负增长(过去计生委预计的2030~2050年大幅提前)。

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口质量才是宏观政策的底层逻辑

  • 经济学马光远说过,人口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素质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经济竞争力。

  • 早在2017年十九大后,习总书记就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且2021年是中共第二个百年计划元年,目标是共同富裕。所以眼下关于住房、教育的民生政策除了“促三孩”,更长远的计划则是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口质量,努力解决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生活美好”的顶层设计。


>>好消息




微信图片_20211014140827.jpg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1

总人口继续增长,中国依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2

男女性别结构有所改善;

3

国民的受教育程度大幅提升。


>>坏消息



微信图片_20211014140956.jpg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吴晓波频道

1

总和生育率也称总生育率,是指某个国家或地区平均每个妇女在育龄期间(15-49岁)生育的子女数量。学界通常将总和生育率达到2.1界定为世代更替水平。从历史和国际经验看,总和生育率1.5为“高度敏感的警戒线”,跌落到1.5以下,就有可能掉入“低生育率陷阱”;

2

从七普数据来看,比出生人口“四连降”更严峻的是,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仅为1.3,已经在“陷阱”边缘……



微信图片_20211014140958.jpg

数据来源:根据官方公布的2021年各地出生人口与生育登记情况统计汇总显示,2021年上半年(部分地区统计范围是1-7月份),河南、宁夏、贵州、湖南、山东、江苏、云南、湖北、四川、重庆、江西、浙江、安徽等13个省市出生人口总数同比下跌17.2%。其中降幅超过30%的地区有:山东省鱼台县(-30.49%)、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61.11%)、江苏省如东县(-35.23%)、云南省瑞丽市(-31.15%)、重庆市万州区(-32.22%)、江西省瑞昌市(-35.34%)、宁波市镇海区(-33.86%)、马鞍山雨山区(-31.47%)、安徽省砀山县(-32.56%)。

1

2020年出生人口是1200万,按照17%的跌幅估算,2021年的出生人口数量是996万。2020年死亡人数的数据没有公布,那么我们就看2019年的数据,死亡人数是998万,正常情况下,死亡人数是逐年增加的,所以今年很可能是人口拐点——我国的“人口负增长”甚至可能出现在今年。

2

当然17%的降幅是仅就以上13个省市预估的,实际降幅尚且未知,但本着未雨绸缪的态度来看,2021年的人口增长数据不容乐观,如果再不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即使2021年不出现人口负增长,2022年也大概率要出现了,相较于过去计生委预计的2030~2050年大幅提前;


>>应对措施相继出台



微信图片_20211014141214.jpg

1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2

2021年8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20日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人口计生法规定,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国家采取财政、税收、保险、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



微信图片_20211014141218.jpg

生不起!养不起!怎么办?

1

对婚嫁陋习、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

2

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

3

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

4

加强税收、住房等支持政策;

5

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降低家庭教育开支;

……

中国“收缩型城市之一的四川省攀枝花市为首,率先拉开了“催生”序幕,紧接着全国多地包括北京、吉林、江苏等,都陆续出台了鼓励政策



微信图片_20211014141222.jpg

数据来源:攀枝花历次人口普查数据

1

攀枝花市在7月底发布新政,对按政策生育二、三孩的攀枝花户籍家庭,每月每孩发放500元育儿补贴金,至幼儿三周岁为止。也就是说,多生一个孩子,可领取1.8万元的生育补贴——作为一个近年来人口不断减少的收缩城市,这1.8万元或许是“收缩城市”们的一次“自救”的尝试;

2

北京市在政策过渡期提出,今年5月31日(含)之后生育三孩的家庭可多享受30天假期;2021年10月12日,北京朝阳区宣布对二胎及以上家庭直接配公租房,成全国首个在公租房政策上落实国家“三胎”政策的城市;

3

除首都外,各地方也相继出台鼓励支持政策:9月28日,吉林省出台支持设立育儿假,奖励边境线新生儿家庭的政策;贵州出台政策支持“三孩”生育费用纳入医疗保障;江苏省拟对生育多孩的女性劳动者给予就业帮扶和政策支持;厦门市也表示,今年拟新建10家普惠托育试点,可为市民再提供985个普惠托位,缓解3岁以下婴幼儿无人看护的难题。各种鼓励政策正在路上。



微信图片_20211014141225.jpg
1

北京:2021.7.2西城区的划片结果出来后,一片哗然,也算正式打响了“打压学区房”的第一枪;

2

上海:2022年起实施新中考政策:【重点高中】名额分配比例占65%;【区重点高中】名额分配比例占50-65%,比例显著上升,也就是说更多普通初中的孩子可能考进重点高中



微信图片_20211014141227.jpg
1

双减:教培资本随着“双减”的真正落地也风光不在,每项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总会面临各种声音,特别是关于民生的教育政策。但这一条对于国家人口的长远发展一定是利大于弊的;

2

职业教育:职业价值多元化才能体现一个社会的健康和文明。过去的社会中,不论是从“体制”还是到“大厂”,无不显露出国民职业教育的匮乏。未来,渗透职业规划课程及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才能推进人口均衡发展。



微信图片_20211014141230.jpg

1

摩根士丹利研究团队近日发布了重磅报告《中国正在重置其经济底层逻辑》,对中国近期的经济和政策做出分析。其核心观点认为:中国正在转换经济发展的底层逻辑,从增速优先转向兼顾公平。

2

我们正站在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上,在经过数十年消除绝对贫困的努力后,中国正在将其监管优先级进行调整,更加关心可持续性社会公平数据安全和自主可控


以上内容是我们整合并分析了“七普”、“三孩”相关的数据和政策,探讨“三孩放开”的底层逻辑和顶层设计。后续我们将会依据“新生代”的独家数据对适龄适育女性进行洞察,敬请期待。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guanggaoj.com/news/show-15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737800832@qq.com。
 

重庆新长图广告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渝ICP备19008989号-3公网安备渝公网安备50010502504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