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也被不少人安利了这些一次性商品,这些主打给生活带来便捷的一次性商品给我的体验却远没有宣传的那么好。
一次性洗脸巾,我用了几次,发现它无论是使用时长还是舒服度,跟中等质量的毛巾比都有不小差距。一次性厨房纸对我来说更是远远低于我的期待,原来的湿抹布可以擦干净的地方,厨房纸擦不干净,用了多张厨房纸也远远达不到期待的效果,性价比相比抹布极低。一次性桌布的使用体验尚可,但我并不认为吃完饭擦一下桌子与此相比有多大难度,并且使用了一次性桌布,也依然需要在一定时间内擦拭桌子。
这些一次性商品,不管从使用时长、年限上,还是从使用的体验上来讲并不怎么样,但它们却几乎以不可阻挡之势入侵了我们的生活,并大有替代了我们日常使用的商品之势,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
这还需要从工业时代的“计划报废”开始说起。
01 计划报废,人为控制商品的使用寿命
一件商品制造出来是为了让消费者长期使用的,商品赢得市场的逻辑之一是商品的质量越好,市场占有率越高,企业也越有利可得,但这里有一个矛盾是,如果商品的质量太好,消费者的使用商品的年限就会变长,也就不会再复购商品,这样下去,企业就难以卖出更多商品。
比如在灯泡普及的早些年间,他们的寿命达到了2500多小时,许多消费者好几年才换一个灯泡,这样下去,灯泡制造商面临着库存堆积,销售下降,甚至濒临倒闭的风险。
一些企业意识到了这样的问题,1924年,欧司朗、飞利浦、通用电气等企业在日内瓦聚集,它们组成了一个名为“phoebus”的垄断集团,并达成了一个协议,他们规定灯泡的寿命必须控制在1000小时左右,如果哪家企业没有遵守协议,将会面临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