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对行业研究的一些看法,内容包括“漏斗式”、面对新兴模式的局限、“鱼骨式”、和对数据源的对比与评价。欢迎感兴趣的童鞋阅读。
行业研究有什么用?专门从事这个岗位的人就不说了。即使身在其他岗位,想说服老板拨钱时,能拿出数据、拿出案例、再扯一通行业大势,无疑成功率会更高一些。
正经来讲,即使没有行研技术,但是具备行研思维,也能有助于我们跳出自己岗位的局限,从宏观、市场、公司等更广阔的视角来思考和决策。
还有,个人择业选择或者想创业时,做好行业研究也能有效地减少信息差,减少犯错的概率。
当然不同身份的人对行业的关注点和角度也不一样:
券商、金融行业从业者,可能更关注周期、波动、价值位等。
产品经理可能更关注行业内的竞争、用户行为态度等等。
不过我既没做过金融行研,也没做过产品经理,以上都是瞎猜,哈哈。就个人而言,我通常会更多关注头部(标杆企业)、玩法(商业模式)、机会点。
因为个人职业的原因,平时也常会看看各种机构做的行业研究,特别是科技互联网和NEV领域。看得多了就发现各种报告也是良莠不齐。特别是有些写着写着就写成科普了,宏观大数一通罗列,趋势判断模模糊糊,总之就是新兴行业欣欣向荣遍地金……还是很期待能看到比较犀利的行业研究,实打实地解决问题点,不过这种报告往往可遇而不可求。
毕竟找准方向、找全资料、找对人、问对问题,哪个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所以,这次想聊聊我自己对行业研究的一些思考,希望能抛砖引玉。因为我也不是100%做行业研究的,所以主要讲讲思维思路,不太涉及具体的操作流程(大家都差不多)和模型解读(都很基础)。内容包括“漏斗式”、面对新兴模式的局限、“鱼骨式”、和对数据源的对比与评价。
01 漏斗式:从宏观到微观
从宏观到微观的逐级研究思路应该是最常见,也是最全面的。这里面提到的PEST、SWOT、波特五力模型等等大家应该也是耳熟能详,一开口就知道是老商院人了。其实各类分析模型之间也有隐含的逻辑关系,适用于从大到小不同阶段的研究。
具体的模型介绍和解读都可以在网站上找到详尽的解释说明,百度一下,你就知道,这里就不赘述了。每种模型主要谈谈个人的一些思考。
首先宏观环境的分析,最常用的方法是PEST
即从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社会(social)和技术(Technological )这四大影响产业的宏观因素开始分析。还有以此衍生出的PESTEL模型,其中E和L分别是指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和法律因素(Legal)。
之所以把PEST/PESTEL放在最顶层,主要还是这些影响因素不单单影响单个企业,很多时候一条政策、或者一项技术、或者一种社会舆论风向,都是影响整个产业。
这里面政策和经济是相对比较清楚的,部委文件、补贴标准、规划量级等等都是公开可查而且很明确的。经济数据,其实也可以从统计局等官方口径拿到数据。倒是社会环境的影响比较难把控,特别是区域文化、社会道德、群体心态这些因素,更多还是定性分析,也没有太好的量化标准,需要对社会环境比较敏感,有洞察力,可能有社会学的基础会好一些。
PEST主要是识别出影响因素,从感觉上来判断风险、可行性。但是你说具体经济环境对产业造成多大影响,技术对行业造成多大影响,这个其实是很难量化的,无非也就是看一个模糊的趋势。
不过,有些行业其实是比较看政策,比如补贴,有时候都成了一个企业甚至行业的盈利来源和盈利模式,就是为了赚补贴才入的局。这时候就要好好研究政策导向和补贴的算法了。